在“三八”女神节到来之际,财经观察站采访媒体金融从业者,了解她们对投资理财、消费以及女性就业的看法和做法,财经观察站采访发现,疫情之后,她们的消费观念大都发生了改变,更趋于理性。单身派更多的花费在自我提升,而已婚有孩子的更多的花费在房贷和子女教育上。
最大的开销是孩子教育方面,这部分的消费是最贵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疫情对消费的改变是学会断舍离,不必要的东西不再买。
优势:观察仔细,深入思考,不一样的思维角度,沟通也更顺畅,劣势:体力差一些,出差会有一定影响理财新闻,兼顾家庭与工作ob真人。女性就业者其实要承受更大压力,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
准备3—6个月的应急资金,购买货币基金,保持不动,每天有3元多的收入;1—2年不用的钱去买指数基金ob真人,波动较大;今年的变化是,准备把为孩子攒的教育金投到股市里,择时买龙头股票。
我会购买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大宗商品类的基金等,没有买债券型基金,暂时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
我的消费理念是“喜欢的东西花多少钱都不心疼;不喜欢的东西花一分钱都嫌贵。”
这几年疫情,收入略受到影响,这几年通过记账,发现自己花钱大手大脚,情绪性消费的情况居多。所以,制定了预算,在娱乐、外出就餐等方面进行适当限制。目的是存下更多的钱,去投资、去旅游。
在媒体领域,女性的优势是敏锐,有一定洞察力,同时有同理心,能够做好职业要求我们做的事情。
劣势在于,女性的自信心并不及男性,男性可能因为自己能力仅达到50%,就有勇气提出加薪或升值。而女性可能会因为缺乏自信,暗中努力,等待升职加薪的时间远远大于男性。有时可能因为没有勇气,放弃很多为自己争取福利的机会,甚至抱着“吃亏是福”的念头,干得多,拿得少。
我发现,不少书籍介绍了为自己争取加薪的技巧,通过刻意练习,可以让自己把职业收入最大化。这是属于我们的权利,因为我们的确付出了很多。
以前的消费观是追求品质生活,最大的开销在衣服和化妆品、社交活动。疫情后,大环境不确定,加之受到“极简生活”和环保理念的影响,消费更加务实,向精神消费转移。比如看演出、旅游、好友聚餐,如无必要不添加购入实体。
总的来说,还是劣势大于优势。不仅在金融领域,是整体社会的期待和分工机制。女性的成长过程大多是不被期待的,不期待承担更复杂的工作和责任 ,从而成长十分缓慢。影视作品大多也是“傻白甜”,对女性好的评价也多数是颜值、性感温柔,在社会中扮演辅助角色,而不是主导。工作中,同岗的薪资企业人资在定薪时女性普遍低于男性20%。琐碎、低价值的工作任务也常理所当然的安排给女性,更别提生育带来的职业影响ob真人。女性需要在职业上有更长足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自信,并且做出强势决策。而强势的特性,不符合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正向评价。虽然这几年女性地位越来越高,但离公平的环境还很远。优势是女性拥有相对包容的沟通力、细腻、韧性,在团队协作时更加融合(听起来还是像辅工)。
消费比较平稳,疫情期间波动不大。子女教育的投入在加大,未来会直线飙升,因为开始报班了。
疫情对我消费观改变不大,因为平时都是线上消费,然后单笔大额消费也不多,疫情影响不大,所以改变也还可以
优势:沟通能力(文字表达),协调能力(多线性处理问题的耐力),外貌优势(看脸的时代),性别优势
分场景的,大多数时候比较理智。服装,护肤和运动。不必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乱消费。
女性,似乎更擅长规划。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家庭开销,规划一年的支持,规划理财收益,也规划家里老人和自己的养老。这些规划都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财经观察站看来,在健康方面的投资必不可少,而理财需要根据个人对风险的承受力选择保守和激进型方式,消费还是看实力,避免冲动。提升自身实力,在职场便会夺得优势。
“爱自己,才是一生浪漫的开始。”当女人学会取悦自己,为自己而活,她就会变得更自信更有魅力。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这样的女性,她们工作出色,懂理财懂生活,在消费上不苛刻自己也不盲目冲动。她们为家庭付出,但也不会失去自我,既有女性的温柔之美,也有职场的果敢坚韧。愿所有的女性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也愿所有的女性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