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真人癸卯杂说——美国媒体为什么不敢报道“俄亥俄氯乙烯泄漏事件”
发布时间:2023-02-15
 事情源于2月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只有不到5000居民的东部小镇东巴勒斯坦城(East Palestine),一列约50节车厢的火车脱轨,并引发火灾。脱轨的车厢中有十节车厢装有危险物质,包括五节运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  事故发生后,据称当地政府3日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事发地点周围约1.6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发布撤离令,同时建议疏散区域外的居民避免外出。  按道理说,全世界这么多国家,这么多铁路,每天

  事情源于2月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只有不到5000居民的东部小镇东巴勒斯坦城(East Palestine),一列约50节车厢的火车脱轨,并引发火灾。脱轨的车厢中有十节车厢装有危险物质,包括五节运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

  事故发生后,据称当地政府3日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事发地点周围约1.6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发布撤离令,同时建议疏散区域外的居民避免外出。

  按道理说,全世界这么多国家,这么多铁路,每天都有无数的货运客运列车行驶,出点事故不算什么特别稀奇的事。

  如果这事发生在国内,不出意外的话,在第一时间(绝对不会超过2个小时),就会有当地县区一级的党政一把手、分管副职、应急处置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都会悉数到场,指挥并监督现场处置工作。同时消息会迅速逐级上报,上报不及时,追责时也是要罪加一等的。

  如果后续出现严重伤亡或危险性超出这一级政府的能力范围,市一级、省一级的领导也都会迅速到场,甚至国务院、应急管理ob真人部、相关部委也会组建专门工作组到场指导、指挥或协助。

  很简单,在国内,不管这种事是发生在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辖区内只要发生如此大的事故,追究责任是免不了的,而现场处置的好坏与否、处置效果的差别,可是直接影响到追责的结果的,所以这些领导谁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但是,美国这次在国内外网友面前,展现出来的“神奇”而又“理所当然”的操作竟然是:不仅没有任何的政府官员出面去临场处置,那自然也以后不会有人来承担责任。而且试图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不仅在事故后近十天内,美国各全国性媒体少有人报道此事,报道力度很小,而且在实际处理上,也只是把此事作为一起普通的商业行为中的意外来处理。

  2月5日,美国铁路运营商诺福克南方公司通报称,他们的工作人员当天发现五节装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释压装置停止工作,其中一节车厢内出现“急剧温度变化”,有潜在爆炸风险。

  接下来,据CNN报道,2月6日,诺福克南方公司对五节车厢进行了“受控释放”,将氯乙烯排入事先准备好的坑道中并使其燃烧,以“避免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接下来的2月8日,当地被疏散的居民被通知可以返回家中。美国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政府也在8日表示,在事故区域和周边居民区所采集的数百个空气样本中的毒素水平“低于危险标准”,好像在说,当地居民回家是“安全”的。

  这种处理的方式和结果,随着当地因为氯乙烯燃烧而横亘天空的巨大蘑菇云经久不散,以及不断死去的各种野生动物、鱼类、宠物、家禽等越来越多,一些媒体也终于发声了,各国网友参与讨论的热度终于逐步升了起来,总算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但总体的情况还是,美国以外的媒体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和报道力度要远远大于美国自己的媒体。

  并且,美国以外的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深度和关注问题的尖锐度,都远高于美国自己的媒体。

  这件事看到这里,其实与前段时间我们见识过的胡鑫宇“失踪”期间谣言满天飞的情形两相对比,就出现了一个颇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直接影响重大,间接又危及美国社会重大公共利益的非常值得人们关注的公共安全事件,却能够被美国媒体行为一致、低调处理;

  而一个影响其实不大,也并不危及中国社会重大公共利益的一个中学生“失踪”事件ob真人,即使有官方不断发声,却依旧被国内各类大小媒体、自媒体写出无数篇“小作文”。

  有的朋友说,这是因为我们在意识形态宣传上的工作做的不好,是我们意识形态的“阵地”失守了。

  这个观点不能不说它有着一定的说服力,曾几何时,凡是吹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言论都能得到拥护,而肯定我们中国自己的言语一定会受到鄙夷。

  美国自从建国起,就的的确确,无时无刻不在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抹黑别人、抬高自己。

  伴随着美国的航母、美元、芯片之外的,还有各种美国好莱坞大片,无时无刻不在对世界人民的思想搞渗透、搞同化。

  并且美国政府也十分善于、十分乐于、十分慷慨于培养别国的“公知”“精美”为己所用,为己站台,为己发声。

  要说成绩,不说别的,就看美国在一些宗教影响很深的地区和国家搞的那些场的结果就知道了。

  但随着疫情这几年,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的各种“骚操作”,用实际行动逐渐让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认清了它们的真实水准。

  在这次新闻的中国网友评论中,占据绝大多数声音的,是质疑美国做法、甚至嘲讽美国政府的。

  如此的民意,如此的声音,要说我们的意识形态阵地“失守”了,岂不是过于无稽之谈了么?

  如果不是这个层面的不同,那就尝试从最俗套也最直接的逻辑——利益,去理解一番吧。

  国内的媒体,和美国的媒体,其实本质上没有多大不同,因为各类媒体的从业者,也基本都是人(因为据说有AI也能写文章了)。

  既然是人,除了吃饭,在当前的物质至上、消费至上的氛围下,追逐利益基本是每个人的本能,媒体人也不例外。

  当然,除了像“六公主”这样的拥有编制的媒体人,可以完全不在乎经济利益外,无论中外、无论大小、无论线上线下的媒体,都必然要为他们的核心利益的来源服务。

  只要有了足够的流量,就有各种各样的商家排着队找你合作,求你给他打广告,给你“送钱”。

  不管这流量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凭本事吸引来的,有流量就有利益,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商业逻辑之一。

  而且,流量也有类似“二八定律”的规律,头部的少部分媒体会分走绝大部分的流量。

  所以,对于媒体人来说,特别是自媒体人,只要有吸引眼球的新闻,就一定要抢先报道,以争取更大的流量。

  所以,面对胡鑫宇事件的时候,很多自媒体人就不顾下限,各种制造谣言,其实就是在试图通过耸人听闻的“消息”,吸引关注,吸引流量,进而为以后进行“流量变现”打基础。

  一篇正常的文章,可能就是几百几千的阅读,一部正常的短视频,可能达到一万的播放就不少了。

  但是一篇关于某热点事件的、被“炮制”出来的、带着骇人眼球的标题的虚假消息,却可能动辄十万加、百万加的阅读。

  即使最后被辟谣了,但很可能当时被这篇假消息谣言蛊惑的关注者们,其实已经忘记了他们当时为什么关注,以及忘记曾经看到过什么了。

  写篇“小作文”,不仅效益高,而却几乎没啥成本,权责不对等,那自然有人会为了利益“奋不顾身”。

  在这个逻辑下,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在任何一个具有一定热度的新闻下面,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解析、挖掘、“再创作”,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划线”、“站队”、“撕逼”。

  进而,理解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胡鑫宇事件和这个脱轨事件中媒体表现的一个统一点了。

  媒体本身例如:XX电视台,XX报纸,XX网站,XX传媒公司等等;媒体从业者则是这些媒体下面工作的人员,当然近些年从事自媒体的人员也属于此类。

  官媒很权威,官媒媒体人的工资又极少受广告方的影响,但受到的管理约束极为严格,他们的利益所在不是赚钱。

  于是,民间媒体主导舆论时,各种各样的信息就会充斥,甚至还会找一个小事去刻意炒作,只因为读者的流量就是他们的利益根本。

  国外的媒体人,虽然很少会有编制,但就职于大媒体公司的专业媒体人,也和国内的官媒类似,后面总会和政府、官员产生各种联系。美国政客也会、也必须与一些媒体人建立关系媒体报道,否则连竞选这一关都过不去ob真人。

  而这些美国媒体集团下的媒体人,他们的利益来自于老板,就只能为老板服务,进而为他们老板支持的政客或政府服务。

  即使他们好奇心再旺盛,正义感再强,但如果面对着失去当前的“好工作”,甚至还可能被互相联通的行业给“放逐”的风险,去违逆自己的老板吗?将心比心,估计大多数人不会吧。

  媒体人与政客的利益交换,可以参看美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中的情节。

  国外的自媒体人,更和国内的类似,他们对于热点新闻的关注和追逐,欲望更是强烈。

  他现在虽然被捕了,却因此事在全美国、全世界网络上刷了一波存在感,树立了一波“追求真理和正义”的正面形象,以后必然会得到更多的流量,得到更多的直接间接利益。

  国内的官媒,其核心的利益,是政治利益,它需要为政治服务。引导舆论虽然是它的一部分职责,但并非全部。

  同时,现在的网络事件,反转太多,所以官媒对于一些事件的参与,总是显得有点“慢半拍”,这也是经常被网友诟病的地方,但其实完全可以理解。

  只有等到事情发酵到一定程度,甚至舆论跑偏快失控了,这时官媒才发声,试图一锤定音。这样做,当然与他们的形象立场是相符的。

  官方媒体,得注意身份,得强调事实,不等“子弹多飞一会儿”就着急发声,容易出错,而出错的负面后果,单靠几篇十万加、百万加的文章是挽回不了的。

  国内的民间媒体,由于它们与政治的联系相对较弱,所以核心利益就是经济利益。求财而已,所以相对单纯。

  只要不是那些政治上很敏感,可能会被限制追责的新闻,自然就卯这劲儿去冲去说去做。

  胡鑫宇事件就是如此,因为这个事件本身毕竟就是一个中学生失踪,在政治上并不敏感,所以民间媒体就勇于去说,甚至到后面有点肆无忌惮。

  直到一些“阴谋论”开始对政府公信力产生影响了,这就变成了政治敏感的事件,官媒这才下场参与。

  但美国政府不是凭空而来,也是、共和党轮流把持,而这两党之中和两党背后,有着许多大资本家,这些资本家则是掌握着媒体的。

  也就是说,占美国媒体绝大多数的媒体公司、媒体人,他们都与美国政府、政客的政治利益深度绑定。

  中国媒体的政治利益,是一致的,就是让老百姓对政府满意。而美国媒体的政治利益,是区分党派的,是攻击对手、提升自己。

  其实很有可能,并不是美国政府刻意掩盖,而是各路媒体还没理清背后的利益关系。

  很明显的一个问题,这么大的事故,主要责任,到底是该俄亥俄州去背?还是这个小镇去背?还是这个铁路公司去背?

  俄亥俄的州长,小镇所在选区的议员,铁路公司的老板,铁路公司老板支持的政党和政客等等,政治上到底属于哪一边?

  这些因素都是美国媒体在报道这个事情时,需要琢磨清楚的。否则就有可能会“误伤友军”。

  试想,这边一个电视台正在大肆报道此事的严重,要求政客出来承担责任,结果没两天发ob真人现这个应该“背锅”的政客,恰好是电视台老板的朋友,你说这个电视台的经理、总编会被老板怎么处理?

  所以,美国各种大媒体对于此事的报道,并不及时,恰恰可能因此事比较严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等事件更加明朗一些,才好跟进。

  而此事,除非最终责任界定的异常明确(大概率不可能),没有丝毫争议,否则最终也只会被各种媒体(背后的政客)拿来当做攻击政敌的武器。

  这件事,别说这过去的十几天,甚至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都还不会被美股的大媒体集团关注。

  而当到了竞选期,此事可能会影响到某州长、某议员,甚至驴象两党一些人的竞选时,就一定会被人翻出来,大肆炒作一番。

  “俄亥俄氯乙烯泄漏事件发生时,XX议员还在XX海滩晒太阳”、“氯乙烯泄漏事件时,XX候选人在推特上却在忙着为XX球星点赞”、“俄亥俄5000居民无家可归,XX却忙着购买豪宅”等等,大概率会出现在近两年竞选期的美国媒体上。

  只是,到那时,这个受到直接影响的小镇居民,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周边大范围内,生活工作受到间接重大影响的无数美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却不是这些美国大媒体会考虑的事情了。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此事发生后,美国的律师界肯定会兴奋起来,因为可以至少代理5000小镇居民,进行一场集体诉讼,去谋求上亿美元的赔偿,而按照惯例,他们的潜在收益也是千万美元级,真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大生意。

  最后,我们看待事物,总还是要努力把自己代入别人的位置去,即使这么做很困难。

  否则,如果总把自己的过往认知和经验代入到别人的事件上,恐怕是一定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的。

  我们的媒体和美国的媒体,利益是不同的,考虑的是不一样的,不能拿国内媒体的行动逻辑,去套用在美国媒体上面。

  美国太过傲慢,主要表现就在于,他们甚至不愿意认为世界上有与他们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不同的逻辑。

  谦逊主要就应当表现在,我们不会强迫别人做什么,而是只专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让人选择是否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