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真人调研式采访 全媒体报道:主题报道跨省采访的成功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22
 201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内蒙古日报社、实践杂志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组团”去浙江省采访,于6月3日统一开设《牢记习嘱托 思想再解放 笃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来自浙江的采访报道》栏目,集中报道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路径。  中宣部新闻局2019年第221期《新闻阅评》以《内蒙古集中宣传浙江经验推动本地改革发展》为题,对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赴浙江省采访的新闻

  201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内蒙古日报社、实践杂志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组团”去浙江省采访,于6月3日统一开设《牢记习嘱托 思想再解放 笃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来自浙江的采访报道》栏目,集中报道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路径。

  中宣部新闻局2019年第221期《新闻阅评》以《内蒙古集中宣传浙江经验推动本地改革发展》为题,对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赴浙江省采访的新闻报道作品做了点评,并给以肯定。

  5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召开“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动员部署会,自治区党委领导指出:大学习大讨论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克服解决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加强改进干部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大学习大讨论认认真真搞起来,实打实地抓下去。

  随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成立了调研采访组,并召开协调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玉刚指出,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多年来首次组织的大型异地采访活动,但没有可借鉴和参考的先例和经验,希望各媒体各显神通、各尽所能,撰写、采制出代表各自媒体最高水平的作品。他要求采访组要踏踏实实深入到乡村、社区、企业中去,打开“眼力”、开动“脑力”、迈开“脚力”、发挥“笔力”,把浙江省可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回来、写出来、拍出来,用实际行动撰写、采制出践行“四力”的优秀典范之作。

  这次跨省调研式采访,是新闻媒体落实习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嘱托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的指示精神而做出的切实举措。

  “守望相助”中的“望”,是指“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划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内蒙古自治区干部群众牢记习的嘱托,锐意创新、奋发向前,奔赴在建设亮丽内蒙古的新征程中ob真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为了“高质量发展”,本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创造性地“组团”到浙江省调研采访。各媒体由副总编辑带队,撰写、采制了精彩的报道,为内蒙古自治区探索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了新思路。

  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广泛调研,深入采访,精心撰稿,精细剪辑,抓住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精髓,推出一批有力度、温度,有传播力、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宣传报道声势。

  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到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省开展调研式采访的首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6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集体“发声”,同时刊播“两山”理念的报道,首篇(条)报道,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吸引受众持续关注。

  《内蒙古日报》在头版头条配图刊发《一拳打得百拳开》媒体报道,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栏目《全区新闻联播》播发《乡村变景点 青山变金山》,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栏目《内蒙古新闻联播》播发《咬定“青山”不放松》。

  这组系列主题报道围绕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省的实践,重点报道浙江省绿色发展特色、路径,对标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给出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的这组系列主题报道,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化问题导向,引导受众寻找差距,找到短板,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赴浙江省采访做足了功课。出发前,内蒙古日报社采访组做了策、采、编、发方案,以调研为抓手,设计了内蒙古自治区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采访组通过座谈会、访谈、沟通等调研方式,获取大批量鲜活的新闻素材。采访结束后,多次碰头研究,设置了7+2报道模式,即7篇通讯加2个特刊,分别以《一拳打得百拳开》《特色小镇何以铸魂》《“攥指成拳”唤回梦里水乡》《“弄潮儿”向涛头立》《当好金牌“店小二”》《让“乡愁”更加美丽》《“浙江行”我们遇见未来》为题连续刊发7篇通讯。

  这7篇通讯对应7个大问题,即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转型、环境污染治理、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行政服务效能。每一篇通讯标题精炼生动,吸引读者阅读;每一篇通讯语言优美,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表现手法多样,如《一拳打得百拳开》中,既有《之江新语》的“金句”引领,也有典型人物的“引路开道”;每一篇通讯都有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对照内容,通过浙江省的案例分析、经验介绍,揭示了高质量发展的真谛。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都播发7集系列主题报道,都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比如,带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痛点”,《咬定“青山”不放松》,找出“两山”理念在浙江省成功实践的答案;带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难点”,《数字经济拉着浙江跑》告诉人们高质量发展的“秘诀”;带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转型中的“堵点”,《德清为什么能“无中生有”》,为读者解疑释惑。

  《实践》杂志通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提出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观点。在《学先进 赶先进 奋力跑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文章里,作者以浙江省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两只鸟论”的实践者、“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为小标题展开描述,给读者营造了对标先进找差距,提振信心再出发的舆论氛围。

  调研式采访报道,是对新闻价值要素时宜性的最好注解。《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对“时宜性”的解释是:“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予以报道的时机同新闻在传播后引起受众接触兴趣和产生社会效果的相关性。及时选择受众最迫切关注的新闻,在最适宜的时机进行报道,是充分显示新闻价值和取得应有最大社会效果(新闻的价值)的保证。”

  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学习大讨论”开始时,到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地之一浙江省调研采访,推出系列主题报道,时宜性强,显著性强,引导力强,成为“大学习大讨论”的学习材料,这就是调研式采访报道的魅力。

  跨省份调研采访的意义在于提升采编队伍素质,提高策划、协调、采访、编辑、出版、制作、播出等多方面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前期都做了精密安排,从选题策划到调研采访,再从稿件撰写到编排制作,都经历了反复酝酿、思想碰撞的过程,最终形成高质量报道。

  《内蒙古日报》每篇通讯前有“编者按”导读,后有“记者手记”点评。这样的ob真人安排,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的作用。比如,《“攥指成拳”唤回梦里水乡》的“编者按”说:“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少排污甚至不排污……浙江之行,记者找到了答案。”治理污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工作,这句话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在“记者手记”里,文章给出“人人管河,人人护河”的治理举措的参。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精心制作标题,如广播新闻《乡村“颜值”高 农民日子美》《让梦想照亮现实》《零起点上建高地》,电视新闻《城乡齐步走》《放下官架子 当好“店小二”》等标题都是精心雕琢而成的,有的用网络语言吸引眼球,有的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受众。

  遵循“浙江经验”落地生根的理论依据,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围绕“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着力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在新闻报道中积极发挥言论的强有力引导作用。比如,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连续7天播发系列主题报道,并配发7篇小评论。《把绿色发展的理念植入人心》《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新精彩》《农业可以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等小评论,对浙江省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做了精彩论述和精辟阐释,指导性强ob真人,参考价值大。

  这种安排设计,对采编人员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只有深入采访“浙江经验”,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深入思考,才能写出深刻的评论。

  6月12日,《内蒙古日报》又以连版形式,大气推出《浙江,叫我们如何不想她》《锤炼“四力”的浙江之旅》2个特刊,道出了跨省采访的心得体会。《浙江,叫我们如何不想她》图文并茂呈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浙江之美,表达了记者对浙江省的依依惜别之情。一连串“忘不了”的精美文字表述中,精确概括了“浙江经验”,巧妙回答了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锤炼“四力”的浙江之旅》,展现的是一个个难以忘怀的场ob真人景,呈现的是记者的采访、撰稿的心得体会。

  内蒙古主流媒体赴浙江省采访,不仅是一次学习取经之旅,也是一次难得的践行“四力”之行。

  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的记者,从“最多跑一次”的ob真人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章太炎故里的梦想小镇到被称为世界地理界“达沃斯”的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从“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到“枫桥经验”发源地之一的枫源村,记者基层一线调研、田间地头采访,调研采访历时整整11天,足迹遍布半个浙江省。他们用“脚力”丈量浙江大地,用“眼力”捕捉典型事例、生动场景,用“脑力”深度分析、思考研判,用“笔力”深情表达、精彩呈现。

  习指出,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立体式宣传氛围浓。主流媒体赴浙江省采访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就要求各媒体做好采访准备,要用全媒体报道的形式,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ob真人。

  从6月3日至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14家报社、各地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重磅推出,形成移动媒体优先、传统媒体做深、盟市媒体同步转发的立体化、规模化、全媒体化报道的宣传态势,为“浙江经验”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郁的舆论引导氛围。

  全媒体报道效果好。系列主题采访报道,开启了内蒙古自治区主流媒体跨省采访的先河。调研式采访、全媒体报道、蒙汉语呈现的宣传报道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传播效果。

  以内蒙古日报社为例。内蒙古日报社记者一路采访,边采边写,共刊发新媒体产品26篇,回来后又多次热烈讨论、反复修改,终于拿出7篇优秀新闻作品、2个文图精美特刊和9个新媒体产品。

  《内蒙古日报》微信端、客户端、网端与报端同时发声,入驻的百度、澎湃、搜狐等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也同步传播,极大地提升了传播力。

  系列主题报道刊播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大学习大讨论”的“教材”。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将系列报道编印成册,发放到自治区、盟市厅局领导手中,供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徐峰,内蒙古日报社新闻阅评小组阅评员、内蒙古新闻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